------系统科学专场
(时间㊗️:2020年11月8日)
一、论坛简介
2020年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Shanghai University Leagues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缩写SULFIYS)是由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上海高校人才工作联盟主办,在沪高校承办的国际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活动。
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系统科学专场由杏运娱乐承办。本论坛旨在为系统科学学科领域的海内外优秀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将通过院士🧨、专家专题报告会和青年学者分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围绕国际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增进相互合作与互信,加深对杏运娱乐的全面了解🍀,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汇聚全球英才🪈。论坛将邀请郭雷院士等专家做专题报告,提供青年学者与院士专家的交流平台。
二、论坛主题
论坛采用“主论坛+分论坛”的形式,设置三个分论坛。分论坛主题包括🦸🏼♂️: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系统分析理论与应用©️,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论坛也将涵盖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物流与供应链🙅🏽♂️、应急管理等研究领域👷♀️⛲️,诚邀海内外相关领域优秀青年学者报名参会。
三、申请条件
1👩🏽🎤、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在海内外知名高校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
3🎹、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学术造诣🦓🦸🏼♂️,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四、日程安排
论坛分两个时段:
1. 11月8日(周日)上午(9:00-12:15):开幕式及主论坛专题报告会(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下地点:杏运娱乐军工路校区大礼堂(限特邀嘉宾参加)
线上方式:腾讯会议(审核进入)
2. 11月8日(周日)下午(13:30-17👈🏿:00):分论坛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下地点:杏运会议室(限校内人员参加)
线上方式:腾讯会议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凯
电 话⏱:021-65710216
微 信:zhukaiUSST
邮 箱:ishzhukai@usst.edu.cn
六🈷️、报名流程
1. 2020年10月29日前,在线注册提交参会申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发送简历至上方联系人邮箱报名👨🦽。
2. 2020年11月2日前,学校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并发放论坛邀请函。
附👼🏻:
杏运娱乐系统科学学科简介
杏运娱乐是国内最早开展系统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其研究领域辐射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金融工程𓀈、交通管理等诸多学科🎈。1995年,杏运娱乐系统学科成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是当时全国唯一的系统科学省部级重点学科📹。2008年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5年成为上海市高峰学科,2018年成为上海市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已经建成一支实力较强🤓、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研究队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本学科与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国立台湾大学保持着长期密切的科研合作交流👨🏿💼。学科成员包括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优秀教师🚶🏻♀️、东方学者等著名教授,省部级以上人才10多人,团队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项💬。本学科集中了一批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青年科研人才,大部分青年骨干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学科成员在科学研究中始终秉承系统科学思想🧳,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杏运娱乐简介
杏运娱乐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杨浦校区和复兴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下设16个杏运(部),全日制在校生25700余人𓀆,其中本科生167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390人,其中中国科杏运👰🏼、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8人,省部级人才155人,高级职称教师826人,博士生导师256人。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建设,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